2018 年 10 月13 日,由又拍云和知晓云联合主办的 Open Talk 丨2018 小程序开发者沙龙系列活动广州站拉开帷幕,甘果移动的 CEO 路文杰(老甘)在沙龙上做了《移动互联网变迁中的 App和小程序》的分享。“2018 小程序开发者沙龙”是又拍云 Open Talk 继“2018 音视频技术沙龙”后推出的重磅活动,与大部分偏重营销、流量的小程序活动不同,本系列活动更热衷于分享小程序开发过程的种种有趣经历和有益的经验。
路文杰(老甘) 甘果移动创始人&CEO,珠三角技术沙龙 Techparty 主席,广州科技创业 & 技术社区积极推动者,在电商技术、移动互联网和团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以下是分享内容:
我主要是讲三个部分:
除了原生 APP 之外还有什么
微信小程序现状
未来
除了原生 APP 还有什么?
目前在 Mobile Web(HTML5)方面,比较多的是公众号,前两年小程序没推出的时候数量更多,主要是一些宣传类、订餐、电商的 H5。电商类的例如有赞,早期的版本基本上全部只针对公众号,整个微信生态带动了 H5 的发展。
React Native 是用 JS 和 React JS 来写成原生类的代码,发布有 2-3 年,开始的时候大家很热爱,因为终于有一套代码是 Android 和 iOS 的平台通用的。但经过我的体验它还不如纯粹混合式的原生加 JS 体验好。React Native 做了 JS 到原生的编译,在编译过程中,兼容性上存在很多的问题,随着 iOS 和 Android 版本的升级,甚至在一些本地资源的调用方面也出现问题。前几个月 Airbnb 技术团队宣布放弃使用 React Native,所以它的处境现在有一点尴尬。小程序类包括微信小程序从技术的角度看和 Reart Native 差不多,但是微信小程序有非常好的安装量,而且微信小程序的兼容度比它要好很多。因为它要写很多原生代码,比如调用一些底层接口等,不仅要写 JS,还要写 iOS 和 Android 的代码,本来 1 个程序员搞定两个平台的事,结果发现这个东西需要 3 个程序员。
阿里开源的 WeeX 和 React Native 算是异曲同工,它只是在一些 JS 的代码方式不一样。WeeX 去年加入了 Apache 的基金会,现在更新速度还行,但是很多人使用了之后发现坑也不少。WeeX 在阿里内部应用得比较多,因为电商更新的密度非常大,所以在内部用还好。现在开源之后,它和 React Native 都还在维护,但未来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它们想从 1.0 到 2.0,但其实目前可以理解成只有 1.5 的版本,想兼容旧的东西,但又想去用一些新的方法实现,基本上会碰到很多的坑。
轻应用是 Android 联盟做的,有小米、oppo 和华为等,是纯 Android 系的。它在 Android 的一些商店和平台里面有应用,但其实只是减少了一点点的工作量,显得比 App 稍轻以外,没有办法跨平台,等于变成 Android 的各个厂家做了一个 Android 的联盟,但是整个移动互联网 iPhone 的占有率是非常高的,目前的处境也比较尴尬。
支付宝小程序已经对外正式发布了,现在基本上论生态、整个环境和“微信小程序”是比较像的,只是它毕竟是一个后来者,国内对它的需求还比较少。一些政务、支付宝强相关产品如“携程旅行”可能会做支付宝的小程序,但普通创业类的产品很少去做支付宝小程序,因为整个的支付宝偏生活类,比如去挂号、点餐、购物可能比较适合,基本上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去做,但是这一块也存在很大的变数,目前支付宝小程序的开发者很少,因为它生态都还没有形成。
PWA 是由谷歌主导的,我认为 PWA 以及 HTTP/2.0 可能是未来的趋势,因为它能够真正实现在浏览器里像打开原生 App 一样打开纯 JS 纯网页的应用。它不会和微信有很多的绑定,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平台,从国际化的趋势来说肯定是 PWA。国内微信在整个移动端构建了一个国中国,微信本身有很大的流量以及感染力,但是 PWA 做了一个更开放的标准,如果你要开发一个小程序你会受限制于很多的微信条款,但是从早期的传统互联网,包括 Web1.0、Web 2.0,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所以我想是以后让更多的开发者、创业者、企业有更多的选择,PWA 至少在未来 3-4 年左右有非常可期的未来,他的标准现在在一些测试版本可以体验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从预热到真正发布有两年左右的时间了,这两年发展非常快,小程序和小游戏都非常火,吸引了很多的投资。半年前大家拼命把原来很多 H5 或者更复杂的游戏做成了小游戏,他们的导量都还是挺好的,但发展过程还是有很多的问题。
△ 小游戏——跳一跳
现在小程序的热度基本上回归正常,小游戏还处在比较热的阶段,其实小游戏的存活机率是非常低的,一个新的平台出来想去弯道超车,抢占风口,但是如果之前积累的经验不够或者没有游戏行业的经验,想弯道超车还是比较难的。搜索整个小游戏,可以发现里面大部分是猜歌名、拼图、生肖等,国内确实有很多三、四、五线的城市的人需要一些很简单的小游戏来消遣,但这类游戏很难持续,特别现在有很多的小游戏是拿国外的游戏改一改,十几款类似的小游戏就上线了,所以小游戏总体是偏热的。
很多人说小程序是”用完就走“,但怎么在微信里找到自己想要的小程序呢?如果不是常用的小程序还是挺复杂的,需要去搜索寻找。有一些小程序有线下的二维码,但是更多的小程序是纯线上的,比如通过微信群或者二维码去传播,那么你的产品或小程序如何去吸引用户呢?比如他只是要投个票,投完票就走了,很多用户都不知道投票小程序是谁做的,当然这也是小程序的优势,对用户进行非常小的干扰,但是也意味着你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更多的用户把你的小程序收藏起来使用。这半年以来很多原来做移动互联网的人,开始围绕小程序做很多工具,这块还是要回到产品的本质。
创业公司试错是可以用小程序,但是上了规模后不建议使用小程序,因为会有很多政策风险,比如牵扯到恶意的转发或者发布比较敏感的内容,随时都会被下架,微信小程序的下架门槛非常低。目前很多小程序,其实是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行扩展,或者原来有电商平台,比如有赞原来 H5 做的非常好,做小程序版本对于他们这个体量的企业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用户以及更大规模的时候,还是要做 H5 的或者 App 的版本。
虽然现在小游戏还很热,动不动很多创业团队就拿到投资了,但是整个小游戏行业的存活以及用户在过了新鲜感之后的沉淀还是不太乐观的,所以一下子出来几百个小游戏的公司,但是这种肯定要回归到小游戏本身,或者小程序中本身去产生的价值。
有些小程序只是来引导和跟风,像当时的 H5 有“ 2048 ”、围住神经猫等,基本上火了不到三个月,我们叫现象级传播类的小游戏和小程序,这种是不持续的,用户量上的快,掉的也快,我们要从更长期的角度去看这个产品本身,传播类或诱导分享,不可持续。
大家都需要比较理性去对待包括小程序、小游戏、公众号的 H5 等,整个市场不断有新的东西出来,都要理性。不管是在一般的创业期还是已经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兼顾更多的用户,无论是 App 或者 H5,在它的技术优势与生态之外要有更多的东西。小程序生态很重要,但也不是全部,所以一定要理性看待小程序和小游戏。
未来
小程序适合很多创业团队试错,当小程序每个月能够带来足够多的利润,做得足够好之后,通常都会做 App。有很多例子,比如之前公众号“毒舌电影”由于某一些政策原因公众号被下架,但是他们也做了 App 和小程序。当你有好的内容和产品,你需要在各个环节做足够多的布局,才能保证不会被别人突然卡死,防止本来流量是一个月几百万,突然一夜之间变成零。
中大型的项目,App 是可控较好的选择,但这个过程中将面临成本的控制,其实这是一种平衡。
PWA 是未来不错的选择,一两年以后可能很多人又回归到 JS 本身,他们会用 JS 来做更多的应用,以后在像 Safari、Chrome 或者一些更成熟的浏览器里可能就会看到更多轻应用的影子。